当前位置:首页 > 品质汽车 > 观察 >

宝马投诉重灾区,比亚迪进前十

2023-01-05    lr    产品可靠性报告

  《汽车行业关注》从车质网统计了“2022年全年汽车投诉榜TOP10”。从投诉榜单前十名来看,投诉的车型分别为华晨宝马宝马X3、华晨宝马宝马5系、吉利汽车星瑞、比亚迪宋Pro新能源、 几何汽车EX3 功夫牛、 上汽大众朗逸、 长城汽车哈弗F7、 东风日产轩逸、长城汽车哈弗赤兔以及长城汽车哈弗H6,被投诉车型多为当下市场比较火爆的车型,其中投诉量最高的品牌是华晨宝马。

 

图片

 

  从榜单来看,投诉量最高的品牌是华晨宝马,旗下宝马X3和宝马5系分别位列榜单第一第二名,投诉量分别达3745起和1991起,两款车型投诉量远超榜上的其他车型,投诉问题主要集中在“与宣传不符和烧机油”上。

  宝马成为投诉较为严重的品牌此前早有先兆。早在2021年底,大量宝马车主开始发现自己的爱车出现烧机油的情况,问题主要出现在搭载2.0T B48TU发动机的车型上。根据车主联合声明,宝马发动机因烧机油而导致严重积碳,包括2019年之后生产的宝马3系、宝马5系、宝马X3、宝马X4、宝马X5等多款热销车型。进入2022年后这一问题的投诉量并没有明显好转,反而多次霸榜投诉榜单。针对该投诉,虽然宝马官方也曾做出回应,但并没有彻底解决该问题,导致投诉量越积越多。

  除了发动机烧机油,宝马还被投诉“与宣传不符”。据一位2021款 xDrive30i 领先型M运动套装车主表示:“我们2000+人集体向宝马中国发起投诉,其在销售的2020款宝马5系、630、2020-2021款X3、X4配套的车机系统缺少车主手册中描述的远程升级和语音控制等功能,且在销售车辆时刻意隐瞒缺陷(与同时期3系、X5、7系ID7系统的差异),违反消保法。宝马官方与经销商互相踢皮球,宝马官方用最新版的官方网站上的BMW数字服务一栏有说明来解释2020年的问题,我们有证据表明2020以及2021年的时候官方网站根本没有BMW数字服务一栏说明,现已有多家媒体介入此事,但宝马依然没有给出解决方案,依然是在逃避责任,拒不承认有宣传此功能并甩锅经销商。”

  

图片

 

  虽然华晨宝马被投诉至榜首,但旗下两款车型宝马5系和宝马X3在中国市场仍然很受欢迎。据乘联会最新数据显示,2022年1-11月,宝马5系累计销量同比下滑1.7%至159821辆;宝马X3同比下滑6.8%至129791辆。

  目前市场十分火爆的比亚迪旗下宋Pro新能源车型也以1018起投诉量被投诉至第四名,但有别与其它品牌,比亚迪宋Pro新能源并非因车辆本身质量问题被投诉,而是因“不按约交车和定金纠纷”问题被投诉,多名车主表示,比亚迪宋Pro新能源订车后无法交车。10月27日,一名车主表示:“2022年5月8日订车,定金支付2000元,线下要求交8000元定金,承诺两三个月内提车。现已近半年,销售一直表示没有车,一直拖,不能按期交付,现在改订其他车就享受不到省补8000元。严重影响购车体验,扰乱用车出行计划,还迟迟没有明确的提车时间。定金收那么多,专收利息不交车吗?另外,投诉多次没有收到回复!”

  

图片

 

  进入2022年后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一直呈现暴涨趋势,尤其是停售燃油车订单直接火爆,导致比亚迪出现供不应求局面,而宋Pro新能源作为比亚迪旗下爆款车型,交车慢已成为投诉热榜。数据显示,2022年全年比亚迪汽车销量186.85万辆,同比增长152.46%,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销量185.74万辆,同比增长212.82%。目前比亚迪在深圳、长沙、西安、常州等建有生产基地,王传福此前曾表示,随着合肥、济南、郑州、汕尾、襄阳等生产基地年内陆续投产,比亚迪的产能供应预计会有明显改观。

  

图片

 

  榜单中,长城汽车旗下哈弗F7、哈弗赤兔、哈弗H6三款车型均在投诉榜TOP10中,是旗下投诉车型最多的品牌,其中“国民神车”哈弗H6是长城汽车销量主要来源,不过该车在2022年并没有太惊艳的表现。以2022年前11月新车交强险数据为例,哈弗H6前11月累计销量仅20.64万辆,同比下滑35.54%。

  除上述品牌外,上汽大众朗逸和日产轩逸也位列投诉榜TOP10中,投诉量均达600起以上,其中朗逸车型同样存在车机系统与宣传不符的问题,而轩逸则多是一些老问题,包括变速箱异响、影音系统故障、空调问题等。

  从榜单综合情况来看,2022年全年汽车投诉榜TOP10中,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的投诉量相差无几,同时宝马等豪华品牌问题同样不少。《汽车行业关注》认为,汽车本身就是由无数个零部件组成的工业品,出现问题无可厚非,尤其是诸如宝马X3、宝马5系、比亚迪宋Pro新能源以及哈弗H6等在市场上存在感比较高的热销车型,出现质量等问题时只要厂家处理得当消费者也不会无理取闹。

  来源/汽车行业关注


新闻推荐